第232章 徐阶:臣要节制江南兵马!(1/3)
“他们不怕被抄家灭族?!”
随波漂动的船舱里,沈炼满脸震惊。
那可是民变。
更是可能会涉及到江南数省的民变。
一旦事情真的发生了必然会是朝野哗然。
到时候朝廷眼看着江南大变,又会如何做。
依着如今天子和储君的秉性,绝不会就此妥协,反而会大动干戈。
到时候就又是一场血雨腥风骤然而起了。
“怕?”
徐阶抬眼看向沈炼。
后者面色一晃。
徐阶脸上浮出一抹冷笑。
若说旁处,他倒也不一定是清楚的。
可这脚下的南直隶江南地界,自己又如何能不清楚底细?
“如今朝廷开海已有两载,东南有俞大猷等人镇守,那劳什子的真倭、假倭,再难上岸。可他们不上岸,却不是说他们都死绝了。”
沈炼心中一动:“您是说……若此次南方生变,那些躲到海上的倭寇,又会再起?”
徐阶点了点头:“这是必定会发生的事情!”
说罢。
徐阶抬头,微微闭眼,眼前好似浮现万花筒一样,一幕幕的画面闪现而过。
他长出一口气。
“一旦倭患再起,俞大猷等人麾下兵马必然会被牵扯不得动弹,皆需防备沿海。即便是杨继盛、高拱等人,哪怕是再加上胡宗宪他们,也都要头疼倭患之事,而手中兵马难以调动。”
“所以。”
“此次江南若有民变,则必然是先起倭患,海路中断,引出水师兵马,牵制俞大猷等备倭兵。”
“等他们手上的可战之兵被牵制住了。”
“这江南的民变就会立时发作,到时候南直隶、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兵马早已因倭患而被调动,或被牵制不敢妄动。纵然知晓民变,又有谁敢妄动兵戈,镇压民乱?”
“那时候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就是杨继盛和高拱这二人,他们如今乃是封疆大吏,坐镇一方,恐怕也不敢随意调动兵马。镇压民乱,则倭患肆掠。抵御倭寇,则各省地方民乱四起。”
舱室里。
徐阶语气沉重。
自从离开武昌城,沿江而下,他便愈发觉得不妙。
今日总算是勘破其中的玄妙,却也因此而只觉得大乱将至。
他实在是太了解那些人了。
更清楚这些人会在当下这个时局里,选择做什么事情。
沈炼同样知道这样的后果,却仍是有些不甘心道:“还有中都留守兵马!还有南京留守卫所!朝廷也可从京师调兵遣将!”
“京师兵马当真能轻动?”
徐阶睁眼,定定的看向沈炼。
他摇了摇头。
带着几分无奈。
“你莫要忘了,朝廷这两年一直在整顿京营,汰撤老弱,惩处不法。若是江南乱了,你觉得那些人不会想到京营兵马?不会如同勾动倭患一般,将京营也给点燃?”
“朝廷到时候恐怕都要忙着处置京营之乱,防止京畿生出大乱,哪里还有精力调动兵马南下?”
“至于说中都和南京的兵马……”
徐阶毫不掩饰的冷嘲了一声。
“他们若是当真堪用,我大明朝这些年也就不会有东南沿海的倭患了!”
说完之后。
徐阶苦笑了两下。
也不知道当下的江南兵马如此孱弱,到底能怪谁。
怪江南的公侯将领们吗?
固然有他们吃空饷,奴役军士的原因。
但朝廷恐怕也有很大一部分因素。
自从土木堡之后,朝廷就甚为惧怕兵祸。
京营虽然不堪,却也时常整顿,加之又有边军在。
朝廷便一直在有意无意的压制南兵。
这其实就是干强枝弱的做法。
既然京营都已经不堪重用了,那么地方上的都司卫所兵马更不能强过京营。
不然地方犯上作乱,举兵谋反,京师拿什么去挡?
在朝为官多年,徐阶深谙此道。
而沈炼这一下却是彻底被问住了。
他的脸上浮现慌乱的神色,神识不知当下该当如何处置。
最终。
只能将征询的目光投向徐阶。
既然问题是徐阶察觉出来的,那么想来他是能想出解决的办法的。
“你觉得老夫能有法子解决?”
洛林书苑提供了肉丝米面创作的《吾父嘉靖》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232章 徐阶:臣要节制江南兵马!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