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唇印(2/3)
这三大主力中任何一个,都显得有点费劲了。
蔡京自从稍微出手,排挤走李纲之后,也安静了下来。
他原本就是那种稳重到极点的人。
针对不同的老板,采用不同的态度,干着一样的活。
既然没有什么大事,陈绍就安心查看今年各地的秋收,做一下简单地调度和运筹。
河东各地官府总共收粮食180万石,统计人口人口也增长到了近70万。
这180万石粮食,还是在新开垦的荒地不收税的前提下。
河东从宋初,经历了宋灭北汉之战以后,人口就稳步增长,粮食也是越来越多。
如今陈绍在这里大肆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分发农具、种子,使得粮食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这些粮食,基本都要用来补给陕西诸路,折家、种家、刘家兵马,还有一些运送至云中。
云中刚刚经历了战乱,虽然人口稀少,但是也需要补给一些粮食。
陈绍揉了揉眉心,又开始想着怎么周转。
以他谨慎的性格,除了要兼顾各处用粮之外,还要存下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幽燕,虽然同样是历经战乱,但是神奇的是每一个征服幽燕的势力,都想着保护农田,以为那是自己的粮袋子。
就连完颜吴乞买,在刚刚拿下燕山府的时候,都下令劝课农桑,派出不少汉族大臣前来管理。
结果就是这里人都快死没了,地倒是保护的很好...
今年那地方的粮食,够自给自足,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至于明年春天,开凿运河时候的花费,估计还是要自己来筹。
陈绍想了想,在幽燕那一块圈了个红点,标注出这地方物资不够充分。
或许该让蔡京想想办法。
陈绍又看了一眼西北奏报。
因为堡寨的存在,在加上几次大战,掳掠的西州回鹘、草头回纥还有吐蕃劳力,让西北的粮食勉强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陈绍麾下的堡寨经济,有点儿类似后世的集体农庄,在这个时代甚至都有点过于先进了。
但是却非常符合西北的情况。
算得上大宋的一大贡献。
堡寨可以屯田、促进胡汉融合、战时提供兵源,周围也不会再有匪患。
因为一般的匪,就是躲着官兵,然后欺压百姓。
堡寨聚集的区域,民就是兵,兵就是民,比你还熟悉周围的环境,想要躲都没地方躲。
而且西夏和陕西一样,打了一百多年,最怕的就是战死之后家人无以为继。
堡寨的人出来作战,不用担心家人没有着落,在胡汉杂居的西北非常合适。
定难军治下的西北经济,十分复杂多样,有农、牧、商、矿...
农在其中,都算是小体量的。
盐铁的开采,牛羊战马的养殖以及丝绸之路的繁盛,才是收入的大头。
陈绍默默地掩上了许进送来的奏报,心中已经有数,和自己预料的差不多。
自己的大本营依旧坚挺,此番主动护农,更是可以打开南部丝绸之路,顺便掳获大量的劳动力。
最后是山东河北,这一块名义上是由曲端在负责,但是他的重心其实是在水师上面。
曲端是个很传统的西军武将,一门心思就是军功,懒得去管也管不来经济。
河北山东的政令,其实是由蔡京手下的官僚系统在运作,陈绍只盯着一条,那就是来年春天,运河必须开挖。
为此他调来了自己的“挖河仙人”杨成,西北水网的奠基人,久经考验的运河大师。
并且给了他半年之久的时间来准备。
在陈绍的宏图上,东靠开海,西靠骆驼马匹和南北丝绸之路,中间靠大运河勾连南北。
未来的布局已经逐渐明了清晰,必然是一个超越历代的、开放包容、强大昌盛的中原。
在所有人,还在猜测他何时称帝,何时取代大宋的时候,陈绍的志向早就超越了这个范畴。
在他自己的规划中,当他披上皇袍,成为天子的时候,必然是威加四海,总揽八荒。
----
莱州,萧氏别院。
外面虽然有重重守卫,但是院里却十分幽静,小路铺石,夹道种满梅树,此时并无花苞,只余一排峥嵘树干,枝叶经过细心修剪,不见秋日凌霜的寂寥,倒觉得有些娇巧妍丽。
园里遍植花团锦簇的绿绣球,两支石灯柱雕成各种精致的动物模样,生动可爱。
房间正中摆放着一只巨大的瘿木浴盆,热水翻腾,雾气氤氲。
浴盆木质光滑,遍布胡花木纹,花中结小细葡萄及茎叶之状,显然是瘿木中的上品,名叫‘满架葡萄’足见这浴盆价值不菲。
盆中洒落着无数茉莉花瓣,在热水激荡之下,浓郁花香溢满房间。
萧婷赤裸坐在浴盆中,洁白的肌肤被热气氤氲蒸成红色,雪白在水中若隐若现,乌黑长发高高挽起,汗津
洛林书苑提供了日日生创作的《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2章 唇印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