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罗尚旁观于江州(1/3)
晴空朗朗,冬日高悬。
江州城西,郊野之上,十数名骑士正在前后追逐,射猎竞技。这片园林,本是早年蜀汉的练兵之处,占地数十里方圆,有河水蜿蜒经过,水草肥美,林木茂盛,即使在这孟冬之日,也依旧绿林成荫,并无多少萧瑟之意,加上种种野物出没其中,实在是上好的打猎场所。
围绕这片苑林的,还有两三千的士卒于周遭戒严。穿过树林起伏的矮矮山丘,举目四望,远近枪戈耀目,旗帜环绕成林。
追随着前方十余名骑士的,又有一队从骑。他们各自挟弓擎幡,助威呐喊。上百匹骏马奔驰山坡,卷带尘泥,蹄声好似潮水不断,横过一条溪流,水花四溅。惊起林中飞鸟如云,许多野兔、麋鹿也惊慌失措,四处乱窜。
江州,即后世之重庆,又名巴县。
其地会川蜀之众水,控瞿唐之上游,临驭蛮僰,地势险要。春秋时,巴人据此,常与强楚争衡,秦得其地,则谋楚之道愈多矣。近百年前,刘备自此入蜀,后诸葛亮率荆州军来援,亦自此定南蜀。皆由垫江三川汇流而下渝水者,谓之内水,大江自泸、戎上蜀郡者,谓之外水,内外二水,城扼其冲,固成此咽喉之地,巴蜀之门户也。
当今的江州城,由蜀汉重臣李严所亲手督造。其三面环水,北临内水,南临外水,东望大江,仅西面有佛图关可供通行,真称得上是天险之地。故而也一度与汉中、永安、味县并称为蜀汉的四大重镇。罗尚在丢失成都之后,也决定移居此地为大本营。
一年前,罗尚中了李雄的苦肉计,主动进攻郫城,结果为李雄大败。李雄兵分两路,一路亲自伏击,令李骧从另一路攻打犍为郡,断去了罗尚的粮道。结果使得成都形势急剧败坏,罗尚不得不弃城而逃,领着残兵败将退至江阳。
当时罗尚真是困窘到了极点,他虽然留有一些兵马,但短缺粮食,残存的几个郡又四分五裂,不成体系。若不是李雄也陷入断粮的窘境,不能追击,恐怕罗尚当即便要全军覆没。
好在罗尚向朝廷上表,陈述自己的现状之后,朝廷随即便将梁州诸郡划给了他,让他成为了事实上的梁、益二州大都督。同时,荆州的刘弘主动送来十五万斛粮秣,解了罗尚的燃眉之急。罗尚这才得以进驻江州,重整兵马,并且招揽那些尚忠于朝廷的巴蜀士子。
不过就目前来看,除了那些和他有世交的同门老友以外,蜀中愿意响应罗尚的士子并不多。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罗尚有三大缺点。
一个是贪财,罗尚好财如命,屡次违反朝廷法度。之前他带兵入蜀平叛时,有人建议他立刻将北地流民遣返,李特送他金银,罗尚便听之任之,得罪了本地的百姓。等过了一阵子,他又盯上了流民剩下的财富,就要拦路设卡,驱逐流民,把他们的家产全刮下来,这又得罪了流民。结果是他贪到了钱,可民心也丢失了。
民间因此传谣说:“尚之所爱,非邪则佞,尚之所憎,非忠则正。富拟鲁、卫,家成市里;贪如豺狼,无复极已。”又说:“蜀贼尚可,罗尚杀我。平西将军,反更为祸。”
如此倒也罢了,毕竟他不是皇帝,逼反了流民后,朝廷还是有大量的忠臣愿意平叛。可偏偏罗尚的一个缺点是心胸狭隘,脾气极坏,见不得有人指出他的不是,一旦有人犯了他的面子,就怀恨在心。
譬如牙门左汜,是罗尚麾下的一大战将,冲锋陷阵,数有战功。可罗尚贪得狠了,不仅克扣赏赐,连基本的粮饷都拖延时日。这使得左汜极为气愤,一怒之下,他留下信件大骂罗尚一通,而后竟跑回老家为母守孝去了。罗尚数次命他回军,左汜也不愿返回,罗尚最后气得大骂道:没有左汜,我就打不了胜仗了?直接派人将其斩首。李雄得闻,一时间全军庆贺。
如果说左汜被杀,也有一些自己的问题,太过心高气傲,不懂得和光同尘。那张昕之死,就可以说明罗尚的另一个要命缺点了——善妒。
郫令张昕曾是李雄的一大劲敌,他处事公正,带兵无私,在民间卓有声誉。无论罗尚何时与李雄作战,他都自发前来援助,令李雄极为头疼。可也因为他的声望,令罗尚极为嫉妒。结果在李雄带兵攻打郫县时,他竟然坐观不动,致使张昕阵亡。
综合以上种种,罗尚的所作所为,真是寒透了麾下将领们的心。于是几年下来,巴蜀战局每况愈下,最后到了今日这个地步。
但罗尚向来自视甚高,刚愎自用,为人有傲气,吃了这么大
洛林书苑提供了陈瑞聪创作的《晋庭汉裔》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四十八章 罗尚旁观于江州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