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吃鱼大司命的心蟠(1/3)
佛祖对道尊超脱之法有一定改进,虽然本质未变,但归根结底,无上真佛的本质乃是对于‘毗卢遮那佛’这一概念的极端具象化。
是唯一真佛,是宇宙实相本质与规律的化身。
是最终之道。
在真实界本身已经没了西游记,但在末日之舟的地球,还有故事流传,与诸天万界几乎一致。
故事中,金蝉子是佛祖的二弟子,因轻慢佛法而被贬凡间,经历十世轮回修成了旃檀功德佛。
可实际上,真实界的佛祖座前二弟子是阿难,十大弟子里根本没有金蝉子这个人物。
但在对外自称时,金蝉子皆是以佛祖二弟子的身份自称。
不是第十一个,也不是其它数字,偏偏是第二个。
“己为己师,己为己徒。”
魔佛嘴角勾勒,说道:
“并非昭示金蝉子是祂做减求空的产物,而是类似菩提古佛和自身三尸之间的关系。”
佛祖释迦牟尼作为对标道尊而被佛门培养出来的彼岸,在西游开始前,就已经成了最古老的彼岸者之一。
菩提古佛和阿弥陀佛会的东西祂会,不会的祂也会。
这也是自己为何能够唆使玉皇暗通灵山,让三清与天庭联盟出现分裂产的关键所在。
彼时,经雷神走漏风声给凤兮,三清发现金蝉子转世成了唐三藏,自我独立,开启西行之路完善做减求空。
扮演灵宝的金皇暗通元始,以打碎琉璃盏为由让沙悟净入劫,安插在流沙河的沙悟净吃了唐三藏九世肉身,这才换来佛祖妥协。
先是引元始天尊进入佛门,斩出元始的圣佛之身,而后派观音也就是慈航道人的佛门身前去指引唐三藏,替五指山下的孙悟空斩出佛门菩提金身,让元始天尊尝试做减求空。
这也解释了为何孙悟空大闹天空时就有造化修为,到了西游却连一个传说妖怪都要四处求人。
佛祖若不答应,那就唐三藏永远到不了灵山。
但后来,元始天尊失败,唐三藏虽抵达了灵山,旃檀功德佛也仅是造化圆满,未能登临彼岸,否则佛祖也不会被建木果实所吸引。
“功德,功德,旃檀功德...”
魔佛双手合十,微微笑道:“旃檀乃香树,以此喻佛性,如香树熏众生使其不自觉脱离苦海;而功德,自是作为观者消除佛门和众生罪业之源的功德。”
“到头来功德佛的功德不够,也是讽刺。”
多方勾心斗角之下,与当时人皇合作传播的大乘佛法未能使化去众生罪业,唐三藏自身的功德也因此未能圆满,经不起众生业火焚烧本性灵光。
故而旃檀功德的成道之机,被放在了无量劫的未来。
棋差一招。
魔佛再度摊开手掌,一簇无名业火浮现于掌心:
“金皇以为我将功德佛遗蜕交给祂之后,就没有了能够钳制无上真佛的手段了?”
即使同舟共济,踩在一条船上,最后的结果仍旧相同。
只有一个人能超脱彼岸,前往光阴之外。
若直言苏孟即将超脱,以我的信誉那些彼岸恐怕皆不肯信,反倒会怀疑我在酝酿阴谋...
“那就都睁大眼睛看着吧。”
重要的已经不是三清是否超脱,而是这一次该超脱的人究竟是谁。
我如此,金皇如此,三清如此,阿弥陀佛等人亦如此。
一世一道果。
轮回不休。
......
悄无声息间,金身飞出,直投无上真佛而去。
纯粹不容杂质的光芒顿时大盛,回荡着大极乐大欢喜之意。
道果遗留的两大产物在此刻合一,原本还有所顾忌的无上真佛顿时将灵山残余的佛陀菩萨遗蜕一扫而空。
圆满之意荡漾间,祂看向了西方极乐世界,菩提净土,还有那功德圆满的无相之佛,贪婪道:
“皆是伪佛,我来渡你成就真佛...”
一尊纯白的佛陀从真空家乡走出,祂浑身绽放无量无边之光,纯粹到不容任何杂质,灿烂至造化大神通者都不能直视。
而真空家乡内,圆满无暇的明月冉冉升起。
一道虚幻之影从烙印内踱步走出,仿佛被无穷无尽的时空遮掩,只能看到古老雅致、繁复轻灵的衣饰与那
洛林书苑提供了极地旅者创作的《系统流主角的我加入聊天群》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吃鱼大司命的心蟠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