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纳谏理政(1/3)
终于拿下了汉中全境,宣告着今年的战事正式告一段落,也意味着一段安逸的和平时光终于到来。刘羡向全军宣布,可以就地休整半月。
这是将士们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在得到军令后,上下顿时欢呼万岁。毕竟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时期,都没有人喜欢战争。不论这场战争是真的正义,亦或是只打着正义的旗号,战争永远意味着约束自由,与死亡共舞,这一定违反人之本性。故而长期处于战争中,人们总会变得麻木与疲倦,继而向往安宁与平静。
将士们已经开始休憩了,不过刘羡还不能休憩,这正是巩固自己在汉中统治的关键时期。他在进入南郑郡府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让麾下的幕僚们集思广益。每人都上一道表进谏,不一定非要提出什么切实的建议,但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将他们自认为最亟需解决的事情说出来。
毕竟一人所思总是有极限的,一人所能见到的事物也总是有限的。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像若非阎缵提醒,刘羡也不知道杨难敌军中还有马贼。刘羡也想借这个机会好好反思一番,自己平日究竟有多少疏漏,又有多少可以改进的地方。
主君既然要纳谏,下属们的反应是极为热烈的,不过两三日,刘羡便收到了百来份上表。刘羡粗粗浏览过后,颇为安慰,因为众人谈论的大部分事务,自己都是思考过的,如劝农课桑、民间放赈、军官封赏、整顿军备……等等举措不一而足。
不过还有一小部分,确实是刘羡还未想到的,可谓颇有价值。其中有三张文表最为出众,引起了刘羡的重视。
第一件上表是关于民务的,为傅畅所写。
起因是傅畅在清点完汉中郡的户籍与库存后,开始筹算明年的用度。筹算过程中,他忽然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以汉中目前的户口与赋税,想要维持刘羡现有的军队规模,是不可能做到的。
自从刘羡率六千骑入关以来,他先是在河东动员了五万军队,随后又接纳了雍州军的二万精兵,再加上在渭北招募的万余兵力,仇池国加入的近万兵马,再加上如今汉中投降的一万多降军。前后经手的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了骇人的十万之多。
刘羡目前的军队规模当然没有这么多,毕竟刘羡也打过一些败仗,沿途也有少许人马逃亡,再刨去支援给凉州张轨的七千兵力,刘羡当下仍然有七万人马。
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放眼天下,即使是一州刺史,也很难拿出这么多人来,更何况是一郡太守?而刘羡也是凭借着自己多年的人脉和声望,再加上有征北军司的钱粮支持,后勤无忧,方才勉强做到的。
但现在,远徙已经结束了。征北军司的钱粮也耗费多半,继续维持这样的军队规模,无疑是坐吃山空。傅畅便给刘羡算了一笔账。按照传统的兵民比,假设一个五口之家,有田一百亩,按照朝廷制度,亩岁米三升,一岁收租三十斛,那就能养兵一人。
而今汉中、武都、阴平三郡的户口,再加上迁徙而来的河东移民,总共约有三十六万人口。以此为比例计算,又假设明年风调雨顺,且能为移民与流民全部分到田亩。那明年来刘羡征收的粮秣赋税,所能供给的士卒,刚刚好是七万左右。
可问题在于,公府不可能把所有的粮秣都投在养兵身上,也不可能先预设明年丰收。更何况,开垦陇亩、兴修水利、安置流民、营修城池、储粮造器、封赏功臣……到处都是要用钱粮的地方。
故而傅畅委婉地向刘羡建议,在明年春耕开始前,最好先进行部分裁军,将兵力缩减到四万以内,最为合适。
刘羡在傅畅的文表的表头上画了个红圈,以示自己的重视。
他觉得这确实是一件极为要紧的事务。过去的几个月,刘羡在关中肆意地纵兵
洛林书苑提供了陈瑞聪创作的《晋庭汉裔》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四十六章 纳谏理政在线免费阅读。